爱游戏ayx体育官网:
工业母机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装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汽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领域的发展。沈阳作为享誉全国的“机床之乡”,拥有深厚的产业根基、健全的产业生态、扎实的技术积累以及广阔的应用场景,正全力向高端主机、数控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发起攻坚,在此过程中,高端机床铸件需求也呈现出多维升级态势:高性能材料需求激增,大型复杂结构铸件的精度把控与稳定性要求不断攀高。为深化机床铸件展区的产业交流与务实合作,为期三天的机床铸件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专题研讨会在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及热加工展览会机床铸件展区同步举行。铸造企业技术骨干、机床铸件企业研发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等多方力量亲临现场分享前沿技术动态与行业趋势洞察。在9月1-2日的论坛上,吉林省汉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徐闯作《消失模实型工艺在机床铸件上的应用》的报告,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孟祥逸作《铸造人职场规划攻略,技术深耕还是管理转型,如何规划职业赛道?》的报告,大连迅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齐文超作《树脂砂线技术应用》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高级培训师黄英博作《AI制造业渗透-制造企业办公提效,获客升级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实践路径》的报告,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云虎作《铸铁熔炼使用碳化硅配料及预处理操作要点》的报告,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张黎明代副总经理闫启栋作《球墨铸铁用球化剂的发展及趋势》的报告,沈阳偕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尤龙作《大客户销售思维逻辑与痛点解析》的报告,杭州爱新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艺兵作《铸造未来在中国》的报告,沈阳三人成行策划传媒工作室主理人孟晋同作《铸造企业自媒体:矩阵账号搭建与流量运营》的报告,方针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尉星作《铸造行业的精益质量管理:缺陷预防与过程控制》的报告。务实紧凑的专业分享与前沿高端展品交相辉映,将“会”“展”深层次地融合,为与会者提供了“技术洞察+实景体验”的立体交流体验,与会嘉宾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地融合探技术难点、共享实战经验、共握行业脉搏,实现知识赋能与合作机遇的双重收获。
作为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摇篮,东北三省一区在铸造领域底蕴深厚、优势显著。这片工业沃土积淀了雄厚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础,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集材料研发、高端制造、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汇聚了长春客车、中车大连机车、中车齐齐哈尔、沈车等一批技术领先、实力突出的铸件企业,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为进一步激活区域产业潜能,深度整合东北三省一区轨道交通铸件产业的优势资源,有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助力企业深化技术交流、共享市场与创新资源,9月3日,以“智铸东北,轨联全球”为主题的轨道交通铸造技术创新研讨会在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展期间成功召开,会议汇聚国内轨道交通铸造领域的顶尖科研院所专家、一线技术骨干及有名的公司代表,以“高效生产、特种材料研发、先进工艺升级、场景化应用”为核心议题,聚焦东北地区轨道交通铸件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共同研判未来技术突破方向与产业布局,为东北轨道交通铸造产业突破升级、实现高水平发展凝聚智慧、擘画蓝图。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高巍、副秘书长陈星,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道岔厂总工ЦитцерИ.В.(茨特奇尔伊利亚)、总冶金师МаркинП.И.(马尔金保尔)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轨道交通铸造行业专家同仁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委常务副秘书长、轨道交通铸件分会首席专家徐贵宝主持。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高巍在会议致辞中,立足东北亚铸造产业发展全局,结合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既有积淀深厚、实力丰沛雄厚的轨道交通产业基础,能为铸造技术落地提供扎实的应用场景;又坐拥丰富的原材料、人才等产业资源,为产业升级提供充足保障;更依托东北亚地区贯通中外的区位优势与亟待挖掘的广阔发展的潜在能力,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本届展会落地沈阳的深远考量与战略意义。致辞结束后,会议进入主题报告环节。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铸造工艺室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家威在题为《轨道交通铸件发展的新趋势》的报告中指出,铸件是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车辆走行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体系统的核心受力结构大多为铸件,材质主要为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铝合金和高锰钢等。为提升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轨道交通铸件产品设计向轻量化、集成化、精密化迈进,对材料、铸造工艺和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的要求日益严苛;非公有制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充分的发挥高性价比优势,加剧轨道交通铸件行业竞争;同时,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倒逼轨道交通铸件行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轨道交通高端铸钢件(如制动盘、轴桥、车轮、轴箱体等)在加工面磁粉探伤时,部分区域会出现磁痕集聚现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铸造协会轨道交通铸件分会首席专家徐贵宝在题为《轨道交通高端铸钢件加工面磁痕缺陷的解决方案》的报告中,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系统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形成机理及解决途径:研究表明,磁痕集聚主要源于显微缩松和枝晶偏析,与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及铸造工艺参数(凝固温度梯度、补缩压力)紧密关联。为避免该缺陷,工艺设计不仅需遵循顺序凝固原则,还应在液-固界面保持比较高的温度梯度,并提供充分的补缩压力。随着我们国家轨道交通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低温球墨铸铁材料生产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慢慢的变多,较好的促进了低温球墨铸铁的快速发展。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金属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先进钢铁研究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中国中车技术专家封雪平在题为《轨道交通用高性能低温球墨铸铁材料及工艺研究》的报告中,介绍了典型轨道交通低温球墨铸铁件的铸造工艺、型砂工艺、熔化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技术,以及更高性能低温球墨铸铁材料的技术探讨研究。中国铸造协会材料分会和轨道交通分会理事、辽宁省和沈阳市铸造协会理事、沈阳汇亚通铸造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俊法在题为《硅酸盐无机黏结剂砂及在轨道交通铸件上的应用展望》的报告中,阐述了近30年来,硅酸盐无机黏结剂砂的应用现状、有一定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轨道交通铸钢件造型制芯工艺的生产现状,有一定的问题,提出了轨道交通铸钢件生产实现“绿色铸造生产、提高铸件质量、未来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建议。水玻璃砂是铸造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三大类型砂之一,尤其在轨道交通铸钢领域应用突出。铸造用水玻璃砂再生技术经历了机械法、机械法与热法结合、化学法及湿法再生的发展,其中湿法再生技术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特聘专家,常州伯特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小平在题为《轨道交通水玻璃砂绿色环保湿法再生新技术》的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水玻璃砂湿法再生的机理、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挑战。他强调,基于无机粘结剂工艺的持续优化,湿法再生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是推动绿色铸造发展的关键方向。中国铸造协会铸造砂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品牌建设分会副理事长,中建材凯盛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教授级高工李继余在题为《轨道交通用铸钢砂的生产与应用》的报告中介绍到,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无氟浮选技术,将二氧化硅含量从85%提纯至99.6%以上,形成150万吨高硅铸钢砂年产能,其产品具有高硬度、耐火度高、粒度均匀、低发气量等特点,大范围的应用于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铸件生产;相比普通铸造砂,高硅铸钢砂可有效改善粘砂问题,降低废品率。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轨道交通铸造技术创新,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铸钢砂日渐增长的需求。中国铸造协会装备分会秘书长,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铸造协会副会长,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业一院院长郜业见在题为《自硬砂工艺铸造车间改造升级的思路分析》的报告中指出,随着自硬砂工艺铸造车间在产品规模、材质和种类上的一直在变化,对现有生产装备与实施提出新的要求,通过整合最新铸造工艺、材料与装备技术,结合建筑工程技术,可实现铸造车间的高效、智能、绿色化生产。在研讨会交流环节,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热工艺部部长郭勇、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道岔厂总工ЦитцерИ.В.(茨特奇尔伊利亚),就企业现状、当前技术挑战、创新路径及未来合作方向同与会代表进行了分享,并就推动中俄轨道交通产业协同与技术突破与现场代表进行了一同探讨。为打通技术标准对接、产能互补、资源共享的渠道,以及如何通过联合研发突破轨道交通铸件生产中的共性技术难题,为两国产业深度合作寻找切实可行的落地路径,2025年9月2日,俄罗斯代表们还参观了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展轨道交通铸造产业链展示区。根植东北制造沃土,传承轨交技术精粹。系列丰富专业的主题报告,在与会代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与同期举办的“轨道交通铸造产业链展示区”深度联动,构建起“以展促会、以会兴展”的双向赋能的模式,将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演进方向具象化呈现,以此次会议为纽带,充分依托展会平台与东北亚地缘优势,未来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轨道交通产业链深层次地融合与协同创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轨道交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筑牢发展根基。
精密铸造是装备制造的“工业牙齿”,在东北全面振兴的宏大蓝图中,精密铸造企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东北三省一区的精铸升级,不仅关乎区域产业振兴,更牵动全国制造根基。此背景下,东北三省一区精密铸造转型升级发展论坛作为展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于9月3日在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展期间成功召开。论坛以“聚焦精铸绿色智能升级,分享转型实战经验案例”为主题,紧密贴合当下行业发展趋势,聚焦精密铸造企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核心议题,邀请业内科研院所、优秀公司进行深度研讨,分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功实践案例,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找准转型路径提供宝贵思路,为东北三省一区的精密铸造企业搭建起“破瓶颈、找路径、促协同”的高质量交流平台。论坛由中国铸造协会《铸造工程》杂志执行副主编、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柳建国主持。内蒙古铸造行业协会秘书长、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武玉平在论坛致辞中,立足精铸行业发展全局,系统梳理了当前精铸产业的政策背景、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并紧密结合东北三省一区在该领域的产业优势与现实挑战,深入阐述了本届论坛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层次地融合中的核心价值。他呼吁与会各方以论坛为契机,以实战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以前沿技术引领创新方向,共同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注入精铸行业的坚实力量。致辞结束后,论坛进入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特聘核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高温结构材料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太空制造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金国在题为《单晶高温合金叶片典型缺陷形成机理与控制》的报告中介绍到,单晶高温合金叶片是高端动力装备核心部件,其制备中产生的雀斑、杂晶、疏松、热裂等缺陷严重影响质量;机理方面,雀斑因定向凝固时溶质富集致成分不均,杂晶与异质形核核心、温度梯度骤降相关,疏松源于凝固收缩与补缩不足,热裂由晶间低熔点相与热应力集中引发。控制策略需针对性实施:双联工艺净化原料减杂晶,优化定向凝固参数抑雀斑,数值模拟优化浇注降疏松,调成分与冷却曲线防热裂。该研究为叶片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支撑,对提升装备性能与可靠性意义重大。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胡朝辉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延续资助获得者)陈瑞润教授分享《复杂薄壁镍基高温合金铸件的Al辅助设计与研发》的报告,他指出,随着我们国家“两机”专项和“航天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对飞机机匣、高温合金叶片、航空发动机叶片等大型复杂铸件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铸件呈现出“更高温、更复杂、更大型”的特点,熔化和凝固是关键环节,对材料、工艺和装备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传统铸造技术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团队提出特种高能场调控关键技术,是在铸造过程中针对不一样铸件施加不一样高能场,调控液态金属充型和凝固过程,开发出大型复杂铸件关键成型技术,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有重要意义。中国铸造协会《铸造工程》杂志执行副主编、精密铸造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国家工业母机重大专项专家库成员柳建国在题为《熔模铸造企业环保安全职业健康新要求》的报告中,着重介绍了我国熔模铸造技术发展现状及当前企业在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新要求下面临的挑战,对标并详细分析了质量、能耗、环保、安全及职业健康等指标;建议企业通过全面实施质量管理、设计到制造的绿色升级、提升现场管理上的水准以及完善社会责任体系等践行绿色铸造的措施与实践,提出了当前精铸工业化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促进精铸业的高水平发展而努力。哈尔滨鑫润工业有限公司董事、副总工程师赵国民带来的题为《精铸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研究,传统制造到智能协同的跨越》的报告,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哈尔滨鑫润工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依托MDP制造数字化平台实现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聚焦企业原有业务痛点(信息化薄弱、数据孤岛、生产管控缺失等),通过构建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实现生产全链路数据贯通、质量追溯闭环与智能决策升级。盘锦天工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杨建带来的题为《智能化工业软件的应用与探究》的报告,以盘锦天工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为案例,对智能化工业软件(ERP系统和数值模拟软件)在精密铸造企业的应用实施情况及实际影响进行研究,对精密铸造行业背景、ERP系统和数值模拟软件概述进行介绍,希望对国内其它精密铸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丹东大王精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开宝在题为《熔模铸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践》的报告中介绍了公司深耕熔模铸造领域三十余年的经历:2020年起投入5000万元,按“两步走”推进技术改造:一是投入3000万元建成精密铸造生产线,实现注蜡、制壳等环节自动化,提升效率与精度,降低能耗;二是投入2000万元升级砂铸厂区,推进智能化与环保化,提高旧砂回收率,减少固废排放。改造以“绿色智能”为核心,绿色方面利用清洁能源、余热回收、物料循环及除尘系统,降低能耗与污染;智能方面实现生产与管理数字化,缩短交付周期,提升响应速度,减少相关成本,同时改善职工工作环境。此外,他还提出三点行业倡议: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库,共推智能标准体系化,共拓高端市场朋友圈,以期全行业协同推动熔模铸造升级,使其成为绿色、智能、高效的朝阳产业。六位嘉宾的演讲聚焦研发技术、环保安全、数字化转型、工业软件应用等核心领域,以前沿技术的“高度”拓宽视野,以实战案例的“温度”提供参照;既探讨企业自身的“突围之路”,也共谋行业协同的“共赢之局”,内容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价值,满含“干货”的分享为与会嘉宾打造了一场高质量的知识盛宴。愿以此次论坛为起点,行业各方携手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库、共推智能标准体系化,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库、共推智能标准体系化,让东北精铸产业在绿色智能转型中焕发老工业基地的新活力。
2025年8月20日,2025年“机械工业科技奖”机床工具专业组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总工程师、奖励办公室主任温顺如等奖励办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机床工具专业评审组组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主持。评审会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织承办。机械工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于近期完成了第九届换届,本次会议也是新换届评委会的第一次评审活动。温顺如主任宣读了新一届机床工具组评委名单,由来自全国机床工具行业的38位专家组成本届评委会,其中26人为第八届评委续聘,新聘评委12人,组长继续由机床工具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担任。评委会向参加本次评审会议的新聘专家颁发了证书。评审会之初,温顺如主任介绍了2025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总体要求,指出评审工作要始终贯彻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强调评审专家要严格遵守评审纪律、坚持行业站位,并对本次评审的奖项设置和名额限制等有关情况做了解释和说明。王黎明组长介绍了2025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机床工具组项目申报情况、评审要求及分工情况,阐述了评审程序和需要注意的几点,再次强调评审组织纪律和专家回避原则。申报2025年度机械科技奖项目中,通过形式审查的机床工具项目共43项,其中30个项目通过了网评进入会评,涵盖金切机床、成形机床、生产线、铸造设备、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等多个行业类别。王黎明表示,近年机床工具行业总体进步较大,涌现出很多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因此按照奖励办要求设置的可获奖名额显得很紧张。经过一整天的严格评审,会议圆满完成了既定的评审任务。按照机械科技奖评审规定,机床工具专业组的评审结果需上报机械工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和审议。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束后,需经管理委员会批准,将在机械工业科技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网站及相关媒体,对建议授奖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期后对最终获奖项目进行通报表彰,并颁发证书。
“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溧阳新力站“揭牌 助力绿色铸造特色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2025年8月16日,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溧阳新力站揭牌仪式在溧阳市竹箦镇隆重举行,这是中国铸造协会在长三角地区设立的首个聚焦工程机械铸件领域的专家服务站,标志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长三角铸造领域的深入实践。中国铸造协会总经济师马宏儒,中铸协专家委委员、河海大学教授王泽华,常州市铸造协会秘书长朱万柳,溧阳市竹箦镇党委书记高洁、镇长朱伟,溧阳市新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信华,中铸协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吴启洪,竹箦镇政府及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活动。揭牌仪式由中铸协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化中主持。陈信华董事长在欢迎词中表示,作为溧阳市铸造协会会长单位,新力机械深耕工程机械铸件领域二十余年,在工程机械、液压件、高端农机等铸件产品上具有非常明显技术优势。此次专家服务站的设立,将为企业突破薄壁复杂件成型等关键技术瓶颈提供强大支撑,助力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马宏儒总经济师指出,新力机械作为中国铸造协会优秀会员单位,在铸造行业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溧阳新力站”将重点围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三大功能,通过定制化驻厂服务+跨区域技术协作模式,推动工程机械铸件工艺创新和智能化转型。高洁书记强调,竹箦镇作为国家火炬溧阳绿色铸造特色产业基地,正全力打造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专家服务站的落地是落实溧阳市智改数转战略的重要举措,镇政府将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服务站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马宏儒总经济师与陈信华董事长为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溧阳新力站揭牌。随后,参加会议的专家当地考验查证了新力机械智能化生产车间,并就工程机械、高端农机等铸件质量控制、数字化工艺优化等议题展开专题研讨。溧阳市新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精密铸件企业,主流产品涵盖了新能源电池用搅拌机传动箱体、工程机械用传动箱体、泵阀、液压件、医疗器械、高端农机等多个领域,年产能达3万吨。凭借持续的科学技术创新,公司先后荣获“江苏省高精度薄壁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新能源传动机械工程研究中心”等称号,并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先后荣获了“江苏省绿色工厂”“2023年度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等称号。未来,公司将以专家服务站为平台,逐步加强与中国铸造协会的技术合作,持续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绿色发展,引领行业前行。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旨在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创新发展。溧阳新力站将重点开展铸造工艺优化、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人才教育培训,为推动我们国家铸造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走进纳载智能 共线日,昆山市数控刀具协会秘书处应邀走进理事单位纳载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全新落成的新厂房。刘海军总经理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双十二2025峰会”展开深度交流,共探最佳合作方案。交谈中,赵祥征秘书长首先转达黄启君会长的祝贺,愿贵司再攀精密切削装备巅峰。随后,他重点介绍了“双十二2025峰会”情况。刘海军总经理认真听取方案后表示,纳载的成长离不开行业生态,公司将一如既往支持协会工作,并将在内部论证资源投入的最佳方式,力争为行业发展贡献最大力量。在刘总的带领下,一行人沿着参观通道缓缓前行:恒温恒湿车间通透敞亮,新机一字排开,静候亮相。刘总详细的介绍工厂自主研发的3台机型。NZ-505轴4联动数控段差磨床:专攻微径刀具,0.002mm重复精度,15秒自动换砂轮,让“毫米级”棒料也能拥有“微米级”灵魂。NZ-C828MiniUltralinear:桌面式小巨人,直线电机驱动,轮廓精度0.001mm,实验室与小批量快反的“利器”。NZ-C828PowerUltralinear:大行程加强版,重载直线电机+高扭矩主轴,硬质合金、超硬材料一次成型,被誉为“效率与力量的双重奏”。此次走访,不仅见证了纳载智能的新起点,也为“双十二2025峰会”再添一把火。昆山数控刀具协会将持续搭建平台,让技术、资本与需求精准对接,与所有同行者一起,把“微米级”精度写进中国制造的宏大蓝图。下一站精彩,敬请期待!
东莞刀协成功举办 “刀企破局出海·抢滩海外社媒红利与变现路径” 专题培训活动
在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为助力会员企业突破出海瓶颈,8月9日,东莞市数控刀具行业协会联合东莞市草根出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刀企破局出海・抢滩海外社媒红利与变现路径”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东莞刀协会员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与,特别邀请到东亿会计业财税法一体化方案专家苏平辉总经理、平安银行东莞分行普惠金融部业务三部精英团队出席。活动通过财税解读、经验分享与银企对接相结合的形式,为企业出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活动现场,我会秘书长唐有水主持并致辞。他阐述了协会搭建交流平台的初衷:当前全球产业格局重塑,企业出海需求迫切却面临社媒运营不足等痛点,协会有责任整合资源,助企业高效开拓海外市场。他强调,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出海是拓展增量、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关键,能推动数控刀具行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最后,唐秘书长期望通过活动,让大家收获社媒红利挖掘、财税风险规避等实用策略,并以活动为契机深化合作,在出海路上“破浪启新程”,共破难题、共享机遇,实现“谋共赢、创未来”,推动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会上,草根出海陈惠燕总经理分享了在助力企业出海及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积累的实战经验与深刻见解。她以“TikTok/EB/INS等海外社媒流量变现的核心策略”为主题,围绕“企业出海的阶段与破局策略”展开深度讲解: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与行业案例,剖析企业出海各阶段面临的挑战,从战略规划、资源整合等维度提出针对性破局方案;同时紧扣制造业企业痛点与海外用户特点,从出海路径、轻出海模式、流量打开方式及外贸链路闭环四个方面,为参会会员明晰“企业出海”的核心方向。她特别强调:“精准运营远胜于盲目投入。企业需聚焦客户的真实需求,依托内容运营与数据驱动持续优化,最终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实效目标。”东亿会计苏平辉总经理围绕“金税四期及新公司法实施背景下的企业合规建设”展开分享。他指出,在金税四期强化监管的时代背景下,叠加《新公司法》对企业的关键影响,财税合规已成为公司发展的必答题,未来企业只有“被迫合规”或“主动合规”两条路径可选。苏总强调,企业经营者需树立明确的“纳税”意识,主动学习税法知识、遵从税收法规,提升对应税行为的识别能力。“时代与监管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企业一定同步转变观念,摒弃惯性思维,通过事先规划、提前排雷推进财税合规进程,积极适应税收监管新形势。唯有如此,才能为企业稳健发展筑牢根基,实现真正的高枕无忧。”平安银行东莞分行普惠金融理财产品经理周帆以“百行千业兴,普惠家国情”为主题,介绍了平安银行的普惠金融理财产品体系。他谈到,近年来国家格外的重视科技金融发展,已陆续出台20余条支持政策,鼓励银行业扩大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提升服务专业能力、完善适配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在此背景下,田总重点介绍了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理财产品体系的产品的优点及亮点,并提及针对个人及企业出海的专项服务与支持举措,涵盖定制化金融理财产品、全流程跨境服务等内容,旨在精准解决企业出海过程中资金流转等实际难题,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金融助力。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企业输送了专业的出海知识与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更搭建起企业间、企业与服务机构间高效对接的交流合作桥梁。未来,东莞刀协将继续发挥平台纽带作用,策划组织更多精准化、实效性强的活动,全力助力会员企业在海外市场勇毅前行、破浪争先,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7月31日,中国铸造协会铸造砂分会换届大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吴仁贵出席会议,来自各地的行业企业负责人、会员代表、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铸造砂分会的换届工作,并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铸造砂分会秘书长杨程坤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由分会二届三次理事会当值理事长、彰武联信铸砂集团副总经理李家波代表第二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分会在过去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挑战。2024年在理事会带领下,制定了《铸造用硅砂生产企业规范条件》《铸造用砂通用技术规范第6部分人工硅砂》《砂型铸造废旧砂再生回用与除尘灰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南》等标准;编写《2023铸造砂分行业发展形态趋势报告》;完成了《铸造年鉴》铸造砂部分内容起草;完成了彰武联信铸砂集团的一项科技成果评价;开展了行业相关年会、展览等活动的组织工作。随后,会议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经过严格的选举流程,产生了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成员。承德北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49家单位成为理事单位,承德北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韩海涛等5人当选轮值理事长,彰武县联信铸造硅砂有限公司李家波等10人当选为副理事长。同时,会议还选举产生了分会秘书长和5位副秘书长。新的领导集体将肩负起推动铸造砂行业发展的重任,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行业运行座谈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围绕“让行业可持续、规范发展”的核心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当前行业内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对合规经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冲击,扰乱了市场秩序,为此,代表们一致呼吁,应加快《铸造砂生产企业规范条件》的出台,通过明确铸造砂行业生产作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切实缓解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在人工砂领域,提升公司生产研发能力,缩短与日本CB砂的差距;在检验测试领域,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张立波会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砂分会在过去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目前行业存在的“小、散、乱”质量保障能力弱、绿色发展水平低等问题。他强调,在未来的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建立健全铸造砂企业规范条件、引导行业绿色和智能化发展、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铸造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铸造砂分会将带领会员企业积极应对挑战,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规范发展,为我国铸造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者按】CIMT2025(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于4月21-26日在北京隆重举办。展会之后,主办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收到来自协会分会的展品评述文章,现部分编发供业界参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展会概况CIMT2025以“融合创新数智未来”主题,契合当下行业发展的技术特征与发展的新趋势,以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层次地融合为核心目标,聚焦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前沿探索,展会为全球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随着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对高端机床的需求持续增长。从本届展会的展品情况看,金属成形机床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向高端化发展随市场对高端机床的需求持续增长,机床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得高端机床在精度、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正向国际领先水平靠近,智能、高速、大吨位、大行程、大台面等产品品种类型不断丰富,以满足多种行业的需求。2.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推动机床行业向智能化发展,实现更高效的制造过程。各种类型的数控、智能锻压设备得以飞速发展,如:智能冲压生产线、智能锻造生产线、智能卷板机、智能折弯加工中心、智能数控冲压中心、智能数控高速压力机、智能数控剪切中心、智能数控激光切割加工中心、数控弯管加工中心、数控板材开卷校平线、数控辗环机、数控液压机、数控卷簧机、数控多边坡口加工机,等等。3.绿色化发展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机床企业不断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使用噪声低、精度高、对环境友好的数控伺服压力机、伺服液压机、伺服数控板料折弯机等已成共识,平均节能超过30%,减低噪声10分贝。高节能的数控电液模锻锤、数控伺服螺旋压力机快速进入市场。4.个性化定制随着用户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增强,机床行业也迎来个性化定制时代。锻压机械的功能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功能、单一模式,而是复合了加工过程的不同成形工艺,朝着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2025年,我国工业母机行业将迎来国产化关键窗口期,中高端国产机床渗透率将显著提速。国产机床企业不断发力,竞争力日益提升。如国产五轴联动机床已成功批量进入航空航天零部件产业链,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加速了进口替代的进程。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其对各类零部件的加工要求也迅速提升。国内参展商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壳体、电池盒、减速器等零部件加工领域,正成为五轴机床新的增长点。二、金属成形机床展品概况金属成形机床作为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节能和技术集成程度高等优点。本届展会聚焦金属成形机床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突破,展示最新研发的高精度、高效率机床,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对精密加工的需求。重点突出数字化、智能化,多款展品搭载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机床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成形机床集成了伺服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正逐渐向精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数控激光切割设备激光切割行业展现出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和定制化需求增长的趋势。随着制造业快速发展和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切割机凭借其精度高、速度快、加工效果好等优势,在现代制造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五代智能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实现全球首发,搭载自研FLL-ONE数控系统,关键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加工效率对标国际顶尖水平,可很好地解决曲面工件上的切孔和修边等要求。宏山激光展出GX-M高速光纤激光切割机,该机经过5代更新迭代,其动态性能、加工稳定性与功能的平衡性都大幅提升,切割中可以做到又快又稳,保证批量加工质量,助力制造商降本增效。激光切割机主要展现了高效、精确和灵活等优势,通过精确控制激光束的移动路径和功率,能够实现纳米级的切割精度,无论是简单的直线切割还是复杂的曲线切割,都能以极高的精度完成,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一致性。如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HLE-1530系列数控激光切割机,其中加工范围(长×宽)为3000mm×1500mm,激光发生器功率为6kW,XY轴最大速度为140m/min,最大加速度1.5g,定位精度0.03mm,重复定位精度0.02mm。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GL4020F数控光纤激光切割机(12000W),采用龙门架结构,双边驱动,机身钢板焊接,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定的工作精度。切割板材尺寸4000-2000mm,XYZ轴行程4050/2025/250mm,XY轴定位精度0.02mm/m,重复定位精度0.02mm。天水锻压展出了单台面敞开式双驱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TSD-FL30000W-13026),有效切割范围1300mm×2600mm,搭载30000W光纤激光器,X/Y1/Y2/Z快移速度120m/min。采用O2切割碳钢的最大板厚50mm,N2切割不锈钢达40mm,精度0.05mm(板厚12mm)。该展品采用非接触激光切割实现无应力、无毛刺切口,热影响区小,免二次加工。2.激光切管机激光切管机作为一种高端智能化设备,其主要应用领域涉及到汽车、航空航天、管道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汽车是其主要消费领域之一。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普及,生产环节对于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国内企业正逐步向激光切管机的技术升级和研发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展出T6025T三卡盘重载型激光切管机,加工范围圆管40-630mm、方管□40-□450mm,X/Y/Z定位精度0.05/0.01/0.01mm/1000mm,重复定位精度0.05/0.01/0.01mm。该机采用侧挂式焊接床身+全行程一体式卡盘设计,大管小管切换无需更换卡爪,浮动下料机构适配多种管材。邦德激光展出12000四卡盘零尾料多通道全工况自加工激光切管机,四卡盘双工序并行加工,在切割最后一截工件时,能够带料正向或反向移动,实现零尾料切割,单张板材加工效率提升25%。宏山激光TX3R-9090S重型切管机应用了新一代360mm全行程方通孔卡盘,适应各类不同尺寸管材与型材的加工需求,可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能源和运输等领域。应用零尾料切割、静态切割等先进技术,优化了材料利用率,确保加工精度。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激光管切攻丝机,功率6kW,切管范围覆盖圆管15-245mm、方管□15-□245,加工M5/M6螺纹孔。其半自动上料设计提升便捷性,支撑装置确保切割稳定与精度;攻丝功能扩展激光管材加工应用,满足多样化需求。江苏亚威展出YTG-6012-3000W-FMC激光切管机,X/Y/Z轴行程6800/250/240mm,切管范围覆盖圆管5-120mm、方管□5-□120mm,最大管材重量单管/料库50/1000kg。X/Y轴最大速度150m/min,加速度1.5g,定位/重复定位精度0.05/0.03mm。采用全自动/半自动双模上料系统,集成坡口切割与焊缝检测扩展功能。3.数控折弯机、折边中心、折弯单元数控折弯机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轻工、造船、集装箱、电梯、铁道车辆等行业。不一样的行业对折弯机的需求特点不同,如汽车行业对折弯机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而建筑行业更注重成本和效率。随着市场需求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折弯机也在向定制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和规格的板材加工需求。江苏亚威展出PBE-35/1250电伺服折弯机,公称力350kN,工作台长度1250mm,立柱间距1050mm,滑块重复定位精度0.01mm。该机采用悬臂式控制系统,可升降工作台,操作使用更方便。机器占地面积小,可融入各种生产流程,运输方便。扬力集团展出的FB2500数控多边折弯中心是专门针对箱柜、电器柜等制造而开发的,可以根据折弯工艺自动上折、下折动作实现圆弧、压死边等各种角度的组合折弯。采用全伺服控制,重载滚珠丝杠驱动,速度快、稳定性高、无液压油,节能、环保、耐用。南京蓝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LHA06-2000A自动拼刀智能柔性折弯中心最快折弯速度0.2s/刀,最大送料速度90m/min,最大折弯宽度2000mm,最小折弯高度3mm,最小圆弧半径0.5mm。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数控系统。标配折弯辅刀,可根据折弯局部工艺自动完成拼刀,速度快,效率高。瑞铁机床(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展出全新一代纯电伺服数控折弯机,搭载具有自主发明专利多驱组合式传动结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高精度特点。该机主要靠伺服电机与丝杆传动驱使滑块上下运动及定位,丝杆传动不会产生较高的热效应,更适合长时间高精度运转。泰安华鲁展出一台电液伺服折弯机,公称力1300kN,工作台长度3200mm,补偿工作台宽度100mm,喉口深度400mm,立柱间距离2700mm,滑块行程200mm,开启高度485mm,主伺服电机功率9kW,控制轴数6+1轴。4.高速精密压力机高速精密压力机是金属成形和冲压行业的重要生产设备,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和低能耗著称。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高速精密压力机的控制系统和加工精度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需求。同时,行业正积极探索压力机的模块化和智能化,以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未来,高速精密压力机将深度融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降低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是全世界的共同话题。锻造成形需要克服巨大的变形阻力,传统的大型液压式压力机体积大、能耗高,机械式高速压力机、电动伺服驱动压力机为锻压机械的节能转型带来新的发展途径。相较于普通的压力机,高速精密压力机更为安全、高效,精度也更高。近年来高速精密压力机市场发展良好,以济南二机床、扬力集团、扬州锻压、徐州锻压、广东锻压、浙江易锻、浙江易田、山东沃达重工为代表的压力机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扬力集团展出SCP1-63开式单点伺服压力机,整机精度达到JIS一级精度,机床角刚度和整机线刚度达A级标准。伺服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开放高级编程模式,可自定义运动曲线。机床采用伺服电机直驱齿轮传动,能够实现精密的位移控制,下死点动态精度达0.01mm。该机公称力630kN,滑块行程130mm,行程次数80spm,最大装模高度300mm,伺服电机额定功率44kW,额定扭矩1067Nm。江苏亚威展出的APL.SA-TR80全自动伺服冲压线kg五轴关节机器人、SKE1-80伺服电机和步进出料皮带等构成。采用伺服压力机的锻打+保压冲压模式,完成980MPa高强钢的折弯成形。单元具备磁性分张、二次定位、称重双张检测、压机自由编程等功能。扬州锻压机床JH21D伺服压力机公称力800-10000kN,公称力行程4-13mm,滑块行程140-220mm,行程次数15-80spm。采用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高刚性焊接机身,高精度八面长导轨,伺服电机与传动轴一体化直驱式结构,耗电量低,节能环保。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展出HS1-110伺服控制开式单点精密压力机,公称力1100kN,滑块行程180mm,伺服电机最大扭矩6000Nm,具有高精度、柔性化特点,生产率高,操作和维护简单。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多工位机械压力机,其500-3200t机型,配置三次元机械手,可实现10-25spm。800-1000t机型可达到15-40spm。具备全自动换模、生产线速度自动匹配、自动监控和自动调用工艺参数等特点。徐州锻压机床厂集团有限公司DPC1-200开式单点伺服压力机,公称力2000kN,公称力行程6mm,滑块行程200mm,最大装模高度450mm。采用伺服直驱技术,具有多种工作曲线,满足不同模具工艺的要求,节能环保。江苏亚威SSE1-200门式单点精密伺服压力机公称力2000kN,公称力行程6mm,搭载低转速、大扭矩专用伺服电机,高速现场总线技术,可任意设定和改变工艺流程中的运动曲线套模具,关键部位轴温监测功能。浙江易锻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展出的OCPS-110,可以任意设定和改变加工过程中的速度,与传统压力机相比,通过回程提速,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可对行程高度与运动顺序进行编程,高效驱动解决方案降低能源消耗。与传统压力机相比,机械零部件数量更少,更易于维护。浙江易田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APZ系列15-150t高性能行程固定式肘节连杆冲床,具有两方面优点,一是冲床结构合理,角度ɑ较小,不影响下死点位置;角度在90以下,连杆和肘杆延展引起的下死点变位相互抵消。二是成形效果好,在下死点附近的停留时间(成形时间)较长,产品精度稳定。三、其他泰安华鲁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柔性板材上料校平坡口卷板线,是集上料、矫平、坡口和卷板功能于一体的高智能成套柔性生产设备,采用模块化可重构设计(MES-MOM架构),可实现工件从钢板到成形构件的全流程无人化加工。整条产线mm,最大加工板材宽度1000mm。该产线生产工艺流程为:板材上料板材矫平板材坡口板材卷板出料,产线整体由六自由度协作机器人上料单元、高精密校平系统、高精度坡口加工站、数控四辊卷板机组及桁架物流出料系统组成。南京埃斯顿展出专用激光下料机器人ER50B-2700、专用折弯机器人ER45-2200、专用冲压机器人ER15-1520、专用弧焊机器人系统ER8-1450-HW+ERG350HECO-35、力控打磨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钣金行业一站式成套解决方案。四、结语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CIMT2025充分阐释了机床行业继续向更高速度、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方向发展的趋势。随着AI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和应用,AI与机床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机床成为趋势。从具体应用和方案实施上,如智能化与数字孪生的深度融合、柔性化与模块化设计的广泛普及、超精密与复合加工技术的深入突破、绿色制造与可持续技术的全面推广、新型材料加工解决方案的快速推进等等,无不展现出机床行业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机床的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行业企业需高度重视、及早布局。从CIMT2025机床展品表现出的智能特征来看,新一代智能机床将重构制造流程的精度、效率与可持续性等核心特征。自动化与柔性生产的关键技术支撑工业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智能检测等将进一步得到普及应用。复合化的集约功能将不断进步和发展,冲切复合、剪折复合、激光与成形复合等单元将不断拓展。绿色与节能技术也将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包括备受关注的能量回收、低碳工艺、碳足迹追踪功能,等等。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新兴技术、创新产品将继续快速发展,充分契合我国巨大的市场和海量的需求。近年来,C919大型客机量产,航空航天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推动难加工材料精密加工需求爆发式增长;新能源相关设备保持火热,汽车行业一体化压铸车身工艺、风力发电机叶片规格不断加大,推动铝合金加工和电机制造等成为新风口;AI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成为半导体产业新的增长引擎,半导体行业向先进制程迈进,给先进冲床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光学、医疗等领域对亚微米级加工的需求更加旺盛,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带动超精密车床需求井喷,等等。这些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市场扩容空间,行业企业只有紧跟用户领域发展趋势,积极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抢占市场先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铸造协会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及行业资源优势,在全国骨干企业设立“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以搭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合作共享的服务平台。2025年7月18日首家“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揭牌仪式在青州市珺凯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圆满举行。公司董事长盛玉凯强调,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的正式设立,标志着公司在推动科技创新、技术提升过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珺凯将全力配合服务站工作,开放研发与生产资源,设立专项保障资金,确保服务站成为“技术攻坚的实验室、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人才成长的练兵场”。公司盛玉凯董事长致欢迎词青州市副市长刘宏表示,在青州全力冲刺“千亿工业强市”的关键节点,中国铸造协会首家专家服务站花落珺凯工业装备,这是青州的荣耀,更是青州制造业迈向高端的冲锋号,青州工业的根基在实体,未来在创新,珺凯作为本土成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其发展历程正是青州制造业“爬坡过坎”的缩影。专家服务站的设立,标志着青州企业首次深度接入国家级行业智库,其意义远超单一企业范畴。青州市副市长刘宏致辞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志勇对珺凯公司近几年来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绿色制造、精准管理等方面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重点阐述了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的筹建背景、专家资源及未来服务规划,表示中国铸造业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跃升期,协会设立专家服务站,正是要打通“产学研用”堵点,将国家级专家智库的“最强大脑”精准对接到珺凯这样的产业链标杆企业,同时,对专家服务站的工作提出了目标、任务和方向要求。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志勇致辞潍坊市工信局副局长冷新法代表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首家“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在潍坊市揭牌表示热烈祝贺。潍坊作为山东工业脊梁,正全力实施“铸链攀升”行动计划。铸造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石,其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关乎全局,专家服务站落户珺凯,恰是潍坊铸造“二次攀登”的起跑枪,市工信局鼓励潍坊市铸造企业充分利用好专家服务站的专家资源优势为潍坊市铸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智、添彩!潍坊市工信局长副局长冷新法致辞9:58分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首家“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揭牌仪式正式开始。中国铸造协会总经济师马宏儒与珺凯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田田共同为首家“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揭牌。山东省铸造协会秘书长张江、中国铸造协会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化中潍坊市工信局科长刘桂岭及来自青州市政府及企业负责人60余人共同见证了首家“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正式成立。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考察珺凯工业装备生产现场并举行专题研讨会,通过专家服务站的设立为地方铸造产业与行业智库搭建桥梁,助力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地方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珺凯工业装备成立于2018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先后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潍坊市绿色工厂等荣誉,是青州的明星企业。总部在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公司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生产精密锻压机械大型铸钢件,产品技术先进、质量精良,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公司参与和主导国家标准5项、团体标准3项,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中国铸造协会专家服务站的建立为公司创新发展、质量提升赋予新动能。
上一篇: 疯狂奔跑的螺丝
下一篇: 电动缸运用的伺服电机有何特色?